1、原材料持續增長,無紡布上游供應充足
無紡布又稱為不織布、針刺棉等等,具有防潮、透氣、柔韌、輕薄、阻燃、無毒無味、價格低廉、可循環再用等特點,是新一代環保材料。其生產原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纖維、聚酯纖維、粘膠纖維、丙烯酸纖維、聚酰胺等等,其占比依次為63%、23%、8%、2%、1.5%。
聚丙烯是無紡布使用最多的原材料,是一種無色半透明的熱塑性輕質通用塑料,具有耐化學性、耐熱性、電絕緣性、高強度機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,因其優良的性能,被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、服裝、汽車、零件、輸送管道、化工容器等生產,也用于食品、藥品的包裝。根據數據顯示,聚丙烯的產銷量逐漸上升,2021年,聚丙烯的產量為2947.8萬噸,同比上升了15%;銷售量為3138.4萬噸,同比上升了6%。在2022年1-12月,聚丙烯的價格整體呈現波動下降,在2022年12月底,聚丙烯的價格降至7832.1元/噸。價格的下降能夠很好的減少無紡布的生產成本,產量的增長為其提供充足的原材料。
滌綸又叫聚酯纖維,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,屬于高分子化合物,其最大的優點就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,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。按長度可以分為滌綸短纖和滌綸長絲,在2019年我國滌綸產量有較大幅度增長,為3731萬噸,其中短纖產量達到1020萬噸,長絲產量達到3731萬噸,分別同比增長14.70%、19.37%。到2021年,我國滌綸產量達到了5363萬噸,同比增長8.94%。
2、下游行業需求驅動無紡布行業的高速增長
無紡布是產業用紡織品的重要原材料,由于其特殊的功能結構和高效的生產工藝,非織造布的性價比較高,應用范圍逐步擴大。根據數據顯示,在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,用于防疫物資生產的無紡布需求量上漲,導致大量企業涌入無紡布行業,進而促進中國無紡布的產量迅猛增長,其增長速度達到35.85%。2021年我國無紡布的產量達到820.5萬噸,與2020年相比有所下降,為6.63%。這主要是因為當年疫情逐漸好轉,對于無紡布的需求下滑,企業盈利減少的緣故。預計2022年中國無紡布的產量將達到850萬噸,同比上升3.6%。
個人衛生用品是一次性衛生用品的一種,主要包括吸收型衛生用品和失禁墊兩類。隨著我國老齡化的日益加重、嬰兒和女性的個人消費重視程度的增加,我國個人衛生用品的市場規模不斷增長。據統計,在2021年,我國個人衛生用品市場規模達到860億元,較2020年同比上漲了7.5%。在成本的占比重,一次性衛生用品主要以無紡布、膜、膠、漿板、代工產品等產品構成,其中無紡布的占比最高,達到了19.40%。隨著個人衛生用品的發展,作為原材料的無紡布也將不斷發展。
3、國外需求旺盛、行業出口規模較大
在新冠疫情爆發的背景下,全球對防疫物資的需求逐漸增長,隨著我國不斷優化防控措施,國內疫情已得到較好的控制,但是在國外,疫情仍持續蔓延,對于我國無紡布保持著強勁的市場需求,根據中國海關數據,2020年,我國無紡布出口金額達到50.5億美元,與2019年相比上升了62.38%。2021年中國無紡布的出口金額達到45.4億美元,與2020年相比下降了10.10%。